Skip to content

以 Hyperf 为基础框架的微服务 DEMO,容器化部署

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

duiying/micro-service

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

micro-service

以 Hyperf 为基础框架的微服务 DEMO,容器化部署

特性

  • 前后端分离,UI 基于 AdminLTE3,后端框架使用 Hyperf
  • 基于 Redis 实现的 token 令牌机制
  • 基于 Guzzle 封装的 HTTP RPC 组件、重试组件、MySQL CRUD 组件等
  • 基于 ElasticSearch 的搜索功能
  • 通过 RabbitMQ 将 MySQL 中的数据同步到 ElasticSearch
  • 基于 Zipkin 的链路追踪
  • 容器化部署,初始化脚本

核心

描述 项目
后台接入层 backend-access
权限服务 passport-service
内容服务 content-service

其中,上面的三个项目中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基于 Hyperf 的工程。

组成

整体

解释

  • backend-access 作为后台接入层,主要有两个作用:1、渲染前端页面;2、后台 API 的统一入口。
  • admin.micro.service.com api.micro.service.com 这两个域名都指向 backend-access 项目,两个域名是为了区分客户端请求是「渲染视图」还是「前端调用 API 接口」。
  • backend-access 通过 HTTP RPC 的方式和其他服务(如后台权限服务 passport-service)完成通信。
  • 为了方便测试,给 passport-service、content-service 也各自分配了域名:passport.micro.service.com、content.micro.service.com,可以通过域名直接访问对应服务提供的 API 接口。

容器

部署

如何部署

链路追踪

访问:http://zipkin.micro.service.com/ ,可以看到 Zipkin 的首页。

我们可以选择 serviceName 为 backend-access,表示对接入层 backend-access 作调用链追踪。

此时访问内容管理下的文章,我们对开始时间倒序,观察该请求。

可以发现该请求,从 backend-access(即接入层)开始,一共经历了 backend-access、content-service、passport-service 三个项目,总共耗时 35.854ms。

我们点击 SHOW,可以看到详细的调用链。

该请求总共经历如下过程:

1、前端发起 HTTP 请求后,在接入层(即 backend-access)首先通过 Guzzle 请求权限服务(即 passport-service)

2、在 passport-service 中通过查 DB 和 Redis,完成权限的相关校验

3、权限校验通过后,再通过 Guzzle 请求内容服务(即 content-service),拿到文章相关的数据

4、在接入层拿到文章相关数据后,进行最后的前端页面渲染工作

有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:如果在 backend-access 中看不到对 Guzzle 的跟踪怎么办?

# 进入到 backend-access 容器
docker exec -it backend-access bash
# 执行命令
composer dump-autoload -o
# 重启服务
docker restart backend-access